当前位置:首页 » 上海信息 » 正文

上海黄浦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不断深化新渠道

发布时间:2017-06-01 [ ]

 

    一是注重分类减量工作的经验总结和成效巩固。逐步扩大试点范围,进一步强化宣传,垃圾分类宣传普及率达到97%,努力提高市民积极参与的自觉性,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质量和效果逐渐提高。自2013年以来,组织召开了多场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推进现场会,13个委、办、局、10个街道分管领导与联络员参加会议。表彰了23个先进单位和75个先进个人。在巩固2012年分类收集工作的基础上,2013年又新增“六类场所”268个进行试点,其中居民小区72个、学校115个、机关68个(含市政府办公场所)、菜场17个、公园6个。 二是同步开展绿色家园绿色账户活动。目前,绿色家园注册量达到320个。区内3个街道7个居民小区推行绿色帐户试点工作,在2013年11月5日大同花园绿色账户试点首日,仅3号楼106户居民中,就有101户居民在湿垃圾袋上贴上了积分条形码。收集中,分拣员按照操作流程进行破袋查看、条形码扫描以及积分无线网络的上传,绿色家园活动起步良好。 三是落实垃圾分类各项推进新措施。与市科协共同开发垃圾分类软件,在居民小区增加分类宣传互动环节,增强多方参与意识。在淮海公园和人民公园开展垃圾分类主题宣传,发挥公园宣传阵地作用,让市民和游客在游园的同时,接受和了解分类收集知识,通过娱教寓乐的方式,扩大宣传效果。在扬子江、复兴佳苑2个居民小区开展“五定”垃圾分类试点。形成定时干、湿投放,定期专项回收,定点专人负责,定位机制联动、定职定量评估的分类推进新体系。截止目前已有有25个菜场实行了以奖代拨,收集运输厨余果皮4009.35吨、有毒有害垃圾4.13吨、玻璃80.71吨、可回收物70.62吨,废旧衣物19.79吨。在全区组建了一支分类收集志愿者队伍,计1500人,分拣员由256人增加到360人。全区培育13个居民小区、2个菜场、2个学校、2个企事业单位、1个公园共21个示范点。通过典型的示范效应,做到面上推进有力度有效果,点上推进有亮点有特色。 四是多形式、多渠道探索垃圾减量新方式。逐步健全完善餐厨垃圾、装修垃圾、枯枝落叶、渣土专项收运体系。各类垃圾按性质实行不同的处置方式,分别统一收运至专业处置点进行回收再利用;以居民小区干、湿分类为突破口,强化宣传阵地,强化志愿者引导,强化分拣员再分拣,在推进的89个居委、10万余户居民家庭中,知晓率达95%以上,参与率达75%,投放准确率达65%。截至目前,日均分拣并专项运输处置厨余垃圾(湿垃圾)20余吨。同时与上海缘源公司、上海万荣公司合作,每月5日开展废旧衣物回收活动,全区目前共设87个废旧衣物回收点,每月收集废旧衣物17.8吨;与上海森蓝公司、金桥再生资源利用公司合作,每月15日开展废旧电子垃圾回收及废旧电池、灯管等有毒有害垃圾回收,每月回收有毒有害垃圾0.5吨;每月25日,开展废弃玻璃回收,月回收废弃玻璃近7吨。另外,专门开展餐饮单位废弃玻璃瓶回收再利用工作,对餐饮单位的废弃玻璃瓶实施专项回收处置,日均收集废弃玻璃瓶达3.1吨,资源回收利用率逐步提升。 五是严格实施渗滤液排放和湿垃圾粉碎处置。加强清运作业车辆严格执行《关于做好生活垃圾渗滤水排放的若干规定》,确保垃圾渗滤液达到“滴水不成线”。全区生活垃圾清运车辆渗滤液日均排放25.2吨。环城固废有限公司日均排放渗滤液3.56吨,促进了垃圾减量的有效方式和途经;严格实行垃圾大分流管理措施,多渠道、多角度拓展垃圾分流途径,探索建立了菜场等垃圾的粉碎处理,在着力提高垃圾分拣质量的基础上,提高粉碎机的处置效能。在会馆街码头粉碎设施处置菜场垃圾、小区湿垃圾、药渣果皮,日平均处置量约150桶,有效减少了区内垃圾的处置量。